近日,企查查披露的工商變更信息顯示,嗶哩嗶哩(BILI)董事長陳睿正式卸任上海嗶哩嗶哩電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林青接任。此次人事調整伴隨注冊資本驟降30.7%,博瑞傳播等外部股東全額退出,標志著B站電競業務進入戰略收縮期。這場資本與人事的雙重調整,折射出中國電競行業從野蠻生長到理性深耕的轉型陣痛,也暴露了內容平臺在電競生態中的盈利困局。
此次變更的核心是股東結構的劇烈調整。根據博瑞傳播2024年12月公告,這家成都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以 6561.64 萬元收回 2021 年增資的 5000 萬元,全額退出嗶哩嗶哩電競 6.02% 股份。連同其他外部股東同步減資,公司注冊資本從 223.95 萬元銳減至 155.24 萬元。減資后,B 站關聯公司嗶哩嗶哩動畫持股比例從 23.78% 升至 29.47%,成為絕對控股股東,而外部資本徹底出清。這場資本撤退早有伏筆。2021 年 B 站電競首輪融資時,博瑞傳播、永劫無間開發商 24 Entertainment 等機構合計注資 1.2 億元,估值超 8 億元。然而三年間,電競行業盈利環境劇變:2024 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增速降至 9.1%(Newzoo 數據),賽事運營毛利率從 2020 年的 28% 降至 12%。博瑞傳播的退出收益率僅 31.2%,遠低于同期游戲行業平均 45% 的投資回報,凸顯電競業務的資本吸引力下降。
嗶哩嗶哩電競的收縮軌跡與其母公司的財報數據形成互文。B 站 2024 年財報顯示,游戲業務收入 56.1 億元(+39.5%),成為增長引擎,而電競關聯的知識產權衍生品收入卻下滑 6.9% 至 20.3 億元。這種反差揭示了內容平臺的戰略選擇:將資源向高毛利的游戲發行(如《黑神話:悟空》獨家聯運)傾斜,而電競業務從 “重資產運營” 轉向 “輕量級流量入口”。此次人事調整亦印證這一轉向。新任法定代表人林青,曾任 B 站電競副總裁,主導《英雄聯盟》賽事直播運營,其核心優勢在于 “電競 + 直播” 的生態整合。這與 B 站 2024 年增值服務收入 110 億元(+11%,主要來自直播)、廣告收入 82 億元(+27.7%)的增長邏輯高度契合 —— 電競內容不再追求獨立盈利,而是成為撬動直播打賞、廣告投放的流量工具。
嗶哩嗶哩電競的困境是行業縮影。據伽馬數據,2024 年中國電競企業虧損面達 68%,賽事運營公司平均現金流僅覆蓋 3.2 個月支出。曾經的 “造富神話” 難以為繼:《守望先鋒》聯賽戰隊估值縮水 70%,LPL 俱樂部轉會費支出下降 42%。B 站電競的收縮,本質是對 “燒錢換規模” 模式的否定 —— 其運營的《英雄聯盟》S 賽直播峰值雖達 1.2 億人次,但用戶轉化率不足 0.3%,衍生品銷售客單價僅 38 元。面對困局,頭部平臺正在探索新范式。騰訊電競通過 “IP 授權 + 虛擬商品” 實現毛利率 25%,網易雷火將電競賽事嵌入游戲生態(如《永劫無間》全球冠軍賽帶動 DAU 提升 17%)。B 站的選擇是 “生態協同”:將電競內容作為主站年輕化的 “社交貨幣”,通過《電競傳奇》紀錄片(播放量破 5 億)、虛擬主播解說等創新形式,將賽事流量導向直播打賞(電競主播月均收入超 20 萬元)和會員購(手辦銷售額年增 65%)。
此次調整后,嗶哩嗶哩電競的業務重心將從 “賽事運營” 轉向 “內容中臺”:一方面為 B 站游戲區(月活 1.8 億)提供獨家賽事內容,另一方面賦能直播生態(簽約超 5000 名電競主播)。這種轉型已初見成效:2024 年 B 站電競直播禮物收入同比增長 147%,《彩虹六號》賽事周邊在會員購平臺售罄率達 92%。更深遠的變革發生在商業模式層面。B 站正試點 “電競內容訂閱制”,用戶每月 15 元可解鎖戰隊語音、選手紀錄片等獨家內容,首批付費用戶超 80 萬。同時,電競虛擬偶像 “2233 娘電競版” 的直播首秀吸引 300 萬觀眾,帶動相關商品銷售額破千萬,驗證了 “虛擬 IP + 電競” 的變現潛力。陳睿的卸任,標志著 B 站電競告別 “創始人親自站臺” 的激進擴張時代。當行業回歸理性,電競內容的價值正在被重新定義 —— 它不再是獨立的盈利單元,而是內容生態的連接器、用戶活躍度的催化劑、商業模式的試驗田。正如 B 站 CEO Rui 在財報會議中所言:“電競的未來不在賽場本身,而在如何成為 Z 世代的數字生活方式。”
這場資本與人事的調整,或許正是 B 站電競破繭的開始。當注冊資本縮減的數字背后,是更聚焦的戰略、更精細的運營、更創新的變現,中國電競行業的 “剩者為王” 時代,正在孕育新的可能。畢竟,在這個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突破 120 分鐘的內容平臺上,任何垂直品類的終極價值,都在于能否成為用戶停留的理由、社交的談資、消費的動機 —— 而這,正是嗶哩嗶哩電競正在重構的敘事邏輯。